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石油来源是哪里?战争阶段,日本怎样给飞机和舰艇提供汽油?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回答题主问题之前,老梁觉得咱应该先扯一扯石油的重要性,给大家伙垫个底,然后再来说道说道小鬼子的破事。这么说吧,石油这玩意既是魔鬼也是扼制魔鬼最有效的武器。
那么老梁为什么说石油是魔鬼呢?大家伙瞅瞅,就现在地球这放在宇宙中比乒乓球大不了多少的小破球,最乱的地方是哪里——中东!那么中东为什么这么乱?这也太简单了,石油。
石油这东西可以让一个穷的连裤头都买不起的国家,一夜之间暴富成为卖两油条,吃一根扔一根的主。大家也应该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所以这地方不乱那才叫见了鬼。
这一怪异的现象,就是那台一开动就开始扯着嗓子眼吼的内燃机的出现。这东西让大家伙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同时也让人与人之间扯着嗓子眼吼拿着破刀片子互砍的战争,变成了钢铁与钢铁之间怒怼的战争,钢铁包裹着的血肉让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全感。
在这里老梁插一句嘴,谢谢那些个守护在咱大华夏边疆的解放军,没有他们咱的生活可没有这么的安逸。美国佬无时无刻不想吃了咱,这搅那个啥棍祝福他掉坑里千万别爬出来,世界让您祸祸的差不离了,别折腾了,休息休息吧。
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就是那些灌到内燃机里的乌漆嘛黑的破石油引发,所以现如今想要掐断战争,并且能把他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最为有效的武器就是掐断对怼双方的石油,让那些个钢铁动不了。仅凭借他们手里的破刀片子和步枪打不出个世界范围的大战。
不知道大家伙知道不知道,一战结束后协约国搞了一个石油会议制度,这东西就是为了掐德国佬脖子。事实证明这东西是有效的,但控制这制度的东西却被毛毛钱给糊了眼,成了一摆设,却最后成全了二战结束后欧盟的建立。
所以老梁说石油也是扼制魔鬼最有效的武器。不然二战时期猖狂的小胡子希特勒也不会带着他的德国大兵,因为石油的枯竭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原因很简单没有石油就没有速度,没有速度哪里的闪电般的速度,那么拿手好戏闪电战也就是一个扯淡般的笑话而已。
那么石油的重要性大家伙有了一个了解,接下来咱聊聊小鬼子的破事。
二战前,矮地瓜小鬼子的石油哪来的。
说实话二战前的小鬼子,一个明治维新把个小鬼子从原始社会的泥潭里拉出来,变成了穿着衣服后背拖一枕头的见个比他高的人就低头哈腰的鬼子。
他那能源消耗的结构中,石油仅仅占了7%,而且他那地本身也有石油。大家伙也看出来这瘪犊子用的少,还能自产。说道这里也许有朋友要问了:“那是不是小鬼子的石油够用?”
就俩字——扯淡。小鬼子那地比牛肉丸子大不了多少,就他那自产率说起来丢人只占消耗的10%。所以这一数据远远达不到他消耗的速度,剩余的只能外购,其中80%来自于产油大国美国佬,剩下的10%来自于荷兰这弹丸大小的国度所操控的东印度公司。
就这组数据一直维持到了,小鬼子偷偷摸摸的搞美国佬的珍珠港时,这俩数据才变成了0.
但就算是开始,也才维持了一个够用的局面。
战争阶段的石油。
小鬼子挑着三八大盖的,开着嘟嘟响的破汽车,外加比脸皮厚了那么一丢丢的小坦克在咱大华夏地头上横冲直撞的时候,小鬼子也开始意识到石油的重要性。
想方设法的来满足那些个吞噬石油的钢铁。外购咱就不说了,美国佬蹲在太平洋远离战争的那嘎达,赚的毛毛钱开心的要死,小鬼子要啥给啥,量多还优惠。咱中国被小鬼子揍的鼻青脸肿的想搞点武器装备撑撑场面,美国佬不仅不卖,要买只买给你药品,至于武器高个几倍十几倍常有的事。
他的想法很好,只要这战争持续下去,这毛毛钱赚的踏实,细水长流吗!
可是随着小鬼子的战争推进,石油的消耗成倍的增长。中国地方虽然大,但本来就是个贫油国,您就是把他拧成麻花来,他也出不了几滴黑水水来。
这不小鬼子把主意就打到了,老毛子的身上,没办法大海里的库页岛这地方有石油。俩人一合计,咱就开吧,开出来的石油小鬼子一半,老毛子拿一半。
说起这事真丢人,库页岛本来是咱大华夏的地,现在却让俩毫不相干的玩意商量瓜分上面的东西。
说道这里,有朋友就说了:“小鬼子不是和老毛子不对付吗?咱合起伙来做起了生意?”
这你就不懂了吧!其实老梁瞅的也是一脑门的浆糊,这就是俩瘪犊子。当年俩人诺门坎打的火热,这合作都没有终止过。所以老梁只能这么说,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这是两码事。(当然开采出来的石油,老毛子也用在了和德国佬战斗的战场上了。真别扭!)
所以手里没有石油的小鬼子心慌的很,这就让小鬼子一直瞄着老毛子肥美的身段想下手,这就是小鬼子的北进政策。
但一个诺门坎战役,把个小鬼子一个耳光打的原地转了两圈,彻底懵了。
说道这里,就有人要问了:“老梁,那咋小日本不把主意打到南边的南洋呢?”
没得办法他80%的石油来自于美国佬,而南洋是美国佬经营的地盘,所以有点怂,他不敢。
但事情最终发生了转机,小鬼子眼瞅自己打不过老毛子,这个时候美国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欧洲的战场上了,南洋这嘎达形成了一个真空带,美国佬没时间顾忌这里。
大家伙都知道小鬼子喜欢赌国运,这一家伙又赌上了,这就有了南下的政策。这一家伙下去,确实肥,把个小鬼子乐的嘴巴都裂到了后脑勺上。
而这个时候,美国佬急眼了,你个瘪犊子吃我的喝我的,还捎带着占我便宜,咱整?美国佬想到了石油。
结果这个时候,美国佬驻日大使,龇这个大板牙打了一份报告——禁运石油,会导致两国开战的结论。
美国佬只想安心的赚那几个毛毛钱,战争他们还不想过早的参与,所以他们禁运了运往小鬼子地头的废铜烂铁,以示警告。
美国佬拉着小鬼子蹲在谈判桌子前,开始扯皮。小鬼子一瞅乐,你个瘪犊子是怕了?得一个把石油当做外交工具,一个把石油当做了开枪的条件。
这牛头不对马嘴,能谈到一起那才叫见了鬼。
小鬼子内部对美国佬的战争这念头在小鬼子的脑壳里开始疯长,这不海军就偷袭了美国佬的珍珠港,玩了一把大的,咱都知道这小鬼子总算开启了往死了作的前奏。
美国佬和荷兰直接掐断了小鬼子的石油供给,这个时候,小鬼子的手里还有八百万的石油储备,还能勉强维持。
话说南洋这嘎达真是肥,啥石油,啥钢铁,啥橡胶都有,小鬼子开心坏了。但他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把他们运回去?
您以为美国佬的潜艇部队是吃素的?这一船船的石油,一船船的橡胶全扔到海里了,能拉回来的是极少数。
这到了1944年的时候,小鬼子的船长们集体抗议出海,这不是去赚钱,这就是玩命,出去了基本上就是和阎王爷聊天的差事,根本就回不来。
小鬼子们哭了,这不只要是能燃烧的东西,都往油箱里塞。地里种出来的黄豆,花生,蓖麻榨了油灌到邮箱里。挖出来的新鲜松树根,还没去泥呢这就塞到机器来蒸馏,搞啥松油。
还从小鬼子百姓的口里抢下玉米,大豆,所有带豆字的东西塞到机器里榨了酒精同样塞到油箱里。到了最后石油产区,这石油运不回来,也加工不了,直接塞到刚刚研制出来的所谓的重油锅炉里烧,这东西没烧多久喷油嘴就堵上了,这杂七杂八的油料海了去了,就连小鬼子自己都不知道,这油箱里装的都是啥玩意,只知道这东西能让飞机飞起来,汽车开起来而已。
事就是这么个事,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首先要纠正问题里一个小错误,日本海军舰艇用的是重油,汽油大部分是给陆军。二战前日本的石油来源包括自产、人造石油和海湾输入。
进入现代以后,石油就是工业和军队的血液了,缺少石油什么都做不成,日本虽然工业不够发达,军队机械化程度不高,但是这石油消耗还是不少的,以1940年为例,日本共消费了786.4万桶汽油,673万桶重油,1019.5万桶柴油,128.7万桶航空汽油。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国内只有几个产量低下的油井,1930年日本本土石油产量是28.3万吨,1935年是31.4万吨,而40年是30万吨。这点产量相比日本的石油消费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以后,就掠夺东北的煤和油页岩制造人工石油。1937年日本生产人造时候3.1万桶,40年是15万桶,产量最高的42年,则达到了150.1万桶。当然,这点产量相比日本的石油消耗量也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日本最主要的石油来源是海外输入,海外输入开始是主要从美英购买,1937年日本进口石油2032.1万桶,石油制品1665.1万桶,40年则是进口石油2205.0万桶,石油制品1511.0万桶。后来日本占领了南洋,就是直接掠夺南洋的石油了,1942年日本控制下的东南亚共生产原油2594万桶,其中运回日本本土1052万桶,就地消费1542万桶。1943年 生产原油4963万桶,运回日本本土1450万桶,就地消费3513万桶。
所以41年日本选择对英美宣战也是没办法,不要说美国要对它实施禁运,就算不禁运,长期战争也使得日本没钱进口石油了,而一旦没有石油,就只能等死。
二战日本石油的来源,其实这个我们都会非常清楚,偷袭珍珠港,其实就是日本为了打开被美国逐渐封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而采取的一次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偷袭,这也是日本这个民族“小人”的一方面缩影。
1934年,由于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日本在中国东北搞石油垄断,这也刺激了美国,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同时美国政府又不希望对日本采取全面石油禁运,但美日双方的矛盾日渐加大,谈判一度陷入僵局,迫于当前的形势,美国开始考虑对于日本的贸易禁运和大范围的经济制裁。
1939年,日本93%的石油依靠进口,而美国就占了80%,其余来自荷属东印度群岛,荷属东印度群岛是非常重要的的石油产地,日本紧盯这个地域,但是这个地区的石油开采都属于外国公司,尤其以壳牌为最,在这一地区拥有经济利益的国家也深感来自日本的威胁,纷纷加强军事力量部署。
美国成了非常尴尬的一个日本的石油支柱,一方面美国卖给日本石油供其战争所用,另一方面美国又反对日本利用石油对外侵略;但美国又担心一旦禁运石油给日本,日本必然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来获取大量的石油资源,这对美国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1940年,欧洲战场上德军所向披靡,法国、荷兰等纷纷战败,英国更是无暇顾及日本,尽管英国希望美国能全面对日本进行制裁,但是美国处于自己的战略利益却一味地表面上的制裁,实际上却根本对日本没有影响,这也就是所谓的““道义禁运,但表面上的石油制裁也让日本感到有一天会出现的真的全面封锁和禁运。
1941年6月,日本做出了让美国无法再忍让的军事部署,那就是放弃进攻苏联,暂不北上,但同时大举南下进攻印度支那,企图全面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这显然严重挑衅了美国的底线,终于美国开始了对日本的全面禁运。
1941年12月7日,为了占领荷属东印度群岛,占领整个东南亚,更是为了从苏门答腊及婆罗洲返回日本石油运输的安全,日本偷袭了美国的太平洋重要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从此,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也正是如此,日本受到了更加严厉的经济和石油的全面禁运和制裁,日本开始严重缺乏石油、橡胶等重要的战争资源,1944年,日本的飞行员训练时间由原来的60小时缩减为30小时,后期直接取消了航空训练,最终日本只能依靠松脂来获取掠质的燃油,但同时还需要添加大量的更加掠质的酒精,日本的战机不参加战斗,就正常的转场一次就会损失多达40%的力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石油专业留学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石油专业留学条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