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低龄留学”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培养孩子的文化竞争力?
建议在小孩高中毕业以后再进行留学。低龄留学的话,由于孩子在初中以下的时候,人生观价值观等还未定型, 容易形成黄皮白心。
将来的处境可能是在外面,由于皮肤的颜色被歧视,回到中国又不了解国情,不认同自己祖国的文化。
不排除有万分之一非常出色的孩子,可以克服这一切的困难,成长成非常优秀的人才。
但是大多数普通的孩子,他们在青春期和成长的幼年过程中,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生理有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家长在小孩的教育问题上往往忽略了阅读和家庭氛围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在家庭的教育中间就可以给予孩子很多国际化的视野。
首先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视野角度。 正确的看待现在国内的新闻和国际的时事,同时也广泛的让孩子和自己吸取世界名著和优秀的当代作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多带孩子进行远程教育的活动,短期的夏令营和有意义的国际旅游和户外活动。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或者迪士尼那种隔离环境。
而是孩子能够理解是和理解的真正的文化环境。
如何培养孩子的文化竞争力,我们可以看看当今世界教育做的最好的美国是怎么培养孩子的文化竞争力的。
1,美国教育比较专注孩子的逻辑和系统性思维。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有许多作业是需要学生去图书馆查资料做适当的研究才能完成的作业。这样孩子在查资料和思考的过程中既学习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又训练了逻辑和系统性思维能力,收获颇丰。在美国小学和初中学习还是相对比较轻松的,比较注重基础教育和体育锻炼。
在国内,因为应试教育的缘故,孩子们的开放性的作业并不多,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习题,而家长常常忽略了孩子思维能力的锻炼。可是其实孩子如果能够做到独立思考做到不人云亦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逻辑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以致用是否更加重要呢?
2,美国小学教育非常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上有很多手工制作课,而且动不动就去某个公园或者场所去做做简单的义工,比如拔拔野草,去图书馆管理管理图书等等。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培养动手能力和接触社会的良好开端。
只会思考不能动手或者不愿动手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知行合一,能够真正懂得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我们教育目的之一。而在实践中又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巩固和扩充,激发孩子更大的求知欲,何乐而不为呢?
3,美国的小学对于学生家长是非常欢迎的,互动较多,鼓励家长多陪伴及关注孩子。无论是否是学校开放日,只要你申请,就可以跟着孩子一起度过学校的美好一天,当然一般只是国际生在新入学不太适应环境的时侯陪伴一些时间。平时学校的各种活动,如果活动需要义工,家长有时间的都可以申请。
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越多,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了解越多。同时陪伴孩子的时间越多,孩子们更能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重视和爱,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其实也是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是?!父母在孩子身上花越多心血,孩子越优秀!这无论是国内外都是通用的道理。嘴上说有多么爱孩子,却总是说自己有多么忙,不愿意花时间跟孩子说说话,不愿意陪孩子一起游戏,不愿意陪孩子阅读,这是真正的爱吗?
扎克伯格忙不忙?可是当他女儿出生后,却甘愿花了整整四个月时间来陪伴孩子。我相信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去了解孩子去栽培孩子,你会对孩子的教育有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会更多的挖掘孩子的优点和潜力,让每一个孩子在他或她自己的花期开出美丽的花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低龄留学政策消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低龄留学政策消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